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丰唇

记者手记:企业培训前现状泥潭救车记

2018-09-09 00:42:38
新华社拉萨7月9日电 题:记者手记:泥潭救车记 新华社记者张京品、刘东君 科考路上可能遇到各种意外。

8日,记者随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江湖源生物与生态变化考察队前往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采访报道。

高原的天气犹如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邻近傍晚,科考队一行行驶至距双湖县城约15公里处时,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将至。

下午6时许,因为前方正在修路,科考车队被迫折回改走便道,记者坐的越野车“打头”。

没走多远,司机扎西感觉不对劲儿,赶忙下车查看,发现车陷入草甸下的泥潭中,泥浆已没过半个轮胎。

随行的科考队司机王东,有着丰富的高原驾驶经验。

他查看后说,这是行车10多年遇到的较为严重的一次陷车。

科考队员都围过来出谋划策。

最初,大家提出用另外一辆越野车绑上拖车带把车拖出来,但车子丝毫不动。

记者跑到附近公路上找来一根钢丝绳,绑到科考队另外一辆车上,两辆车拖,依然没有效果。

夜色越来越浓,大家有些着急,担心天黑给救济造成更大麻烦。

记者做好了在车上过夜的准备。

经过商议,所有人同意用泥潭救车的老办法:用铁锹清算轮胎周围泥浆,寻觅石块,在轮胎后面垫起一道窄窄的石头路,让车后倒时更有抓力。

科考队员连新明第一个冲上来,用铁锹奋力革除轮胎下的淤泥。

他身材微胖,但使起铁锹来力道十足。

科考队员尹祚华已年过花甲,但依然在车前车后跑来跑去,一会儿帮忙推车,一会儿大声喊口号。

海拔5000多米的草甸上,高原反应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气喘吁吁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每个人仍然抢着让别人休息自己干。

经过约1个小时努力,大家认为“拖车”的时机已成熟。

此时开始下雨。

绑在王东车上的拖车带慢慢绷直,科考队员猫起腰,准备推车。

“听我指挥,一、二、三,加油!”随着另一位司机刘明一声令下,王东和扎西同时踩足油门,众人用力往后推,记者坐的越野车瞬间倒出泥潭。

现场响起欢呼声…… “如果没有科考队员的帮助,我们就只能在车上过夜等待救济。

科学家亚咕嘟(藏语:很棒)!”说起科考队员,扎西伸出了大拇指。

晚上8时许,科考队一行到达海拔5020米的双湖县城。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计算机二级视频

数据库学习

生态板10大品牌是哪些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